华夏源细胞集团免疫存储:首份《全球高血压报告》发布!高血压治疗关键是?

admin发布时间:2023-10-24 15:48 |  来源:未知

高血压,一种以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饮食不当、血管老化或遗传等因素息息相关,高发年龄40+,心悸、头晕、耳鸣都是它的“预告”!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份《全球高血压报告》。报告显示,高血压影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

 

 

01高血压,全球13亿人受困!

50%患者不知自身患病情况

 

据报告显示,全球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人数,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人数虽多,但报告显示其中近50%高血压患者最初并不知自身患病情况,约4/5患者未能获得充分治疗。

 

那我国高血压人数,以及控制率如何呢?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45亿,其中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51.6%。

 

据数据显示,在我国30-79岁女性高血压控制率只有17.8%,男性控制率只有13.9%。

 

这些数据提示在高血压防控方面,全球以及我国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唯一方法,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 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应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

 

高血压会导致中风、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肾脏损伤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收缩压过高每年可导致全球超过1000万人死亡,但如果能高血压控制率提高至 50%,则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600万人死亡。

 

 

02防治高血压具体如何做?

健康“六部曲”需长期坚持

 

一般来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病因不明的血压高,可能与遗传、肥胖、高盐饮食、

酗酒和长期精神紧张等有关。

 

这种高血压需长期坚持“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的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不仅有利于血压的控制,还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可以找到明确病因,因慢性疾病或药物因素导致的,约占高血压总数的5%~15%,如肾脏或肾上腺疾病、甲状腺、妊娠等,这种高血压如果能及时纠正,那么治疗效果是清晰可见的。

 

无论是哪一种高血压患者,要良好地控制自身血压,尽量小于130/80;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重视检测自己的血压和血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的方法包括主要包括利尿剂、减肥、β阻滞剂,基本原则是减少心脏泵血量。但仍然有15%至20%的患者仍然无法改善,高血压需要伴随终生的治疗。

 

 

03研究发现

免疫细胞或成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近年来,采用细胞技术干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据英国爱丁堡大学官网消息,该校科学家公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这一发现有望改善现有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注:巨噬细胞,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之一,人体“清道夫”主要功能就是吞噬和消化病原体以及细胞残片等等,并激活淋巴球或其它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巨噬细胞会寻找并“猎食”一种名为内皮素的激素小分子。通过调节内皮素在血液中的水平,巨噬细胞可以帮助血管保持舒张,从而降低血压。

 

注:内皮素则是存在于血管内皮及各种组织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对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

 

通过动物实验显示,降低巨噬细胞浓度会让高盐饮食小鼠血压升高;当巨噬细胞的浓度恢复到正常时,血压也恢复正常。研究人员在被基因改造过、呈现内皮素缺乏状态的小鼠及由药物引发高血压的小鼠身上进行的巨噬细胞增减实验也显示同样结果。

 

 

报告还显示,在服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药物患者中,服用药物导致自身巨噬细胞浓度降低者,与其它用药患者相比,血压明显更高。

 

虽然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但巨噬细胞将可能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

 

报告作者之一、爱丁堡大学教授马修·贝利说,这项研究能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高血压风险因素,从而有助于开发更好的药物。

 

21世纪是细胞干预的时代!免疫细胞已成为重要的生物资源,且对许多疑难杂症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储存细胞就是储存健康,比存钱还要重要。趁年轻,存储自身优质的免疫细胞,待至有需要时通过相应的生物技术,实现对抗疾病、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预防癌症等保障健康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