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经济开发区探索“文化+阅读”推广新模式——在阅读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admin发布时间:2023-12-27 16:07 |  来源:未知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今天我在社区图书室阅读了《细说二十四节气》这本书,让我对二十四节气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八一小学学生周婧琪说道。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崇川经济开发区学堂桥社区不断探索“文化+阅读”推广新模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全民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宣传传统文化,传递中国力量,培养社区居民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惯。

 

 

擦亮“非遗”品牌,发挥文化力量。“我制作板鹞风筝30几年了,原先只是喜欢,自己在家里做了玩玩,现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平台,向更多人展示风筝文化,让南通板鹞风筝能够‘绽放光彩’。”在学堂桥社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品赏非遗文化”活动现场,崇川区风筝协会成员、板鹞风筝爱好者张汉才说道。

学堂桥社区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将“非遗文化”作为深化拓展“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板鹞风筝”、“中国剪纸”、“沙画”、“中医针灸”等非遗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不断擦亮“非遗”品牌,把全民阅读的乐趣和热情升华到群众当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创新。

 

解锁“诗词”密码,探寻经典魅力。“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通过开展诗词诵读系列活动,以阅读的形式分享探索中国古诗词,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堂桥社区党委副书记顾季芳介绍道。

近年来,学堂桥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依托“全民阅读”,成立“古韵诗词”社团,以常态化“学”,精细化“做”,长效化“育”为抓手,开展“诗词传古韵,飞花润心田”、“雨水润童心,诗词诵经典”、“阅读中国—长安三万里”主题诗词诵读等活动,让辖区居民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让诗词诵读、全民阅读成为辖区居民的“必修课”。

 

 

发掘“节日”内涵,厚植家国情怀“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逐渐淡忘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俗,我经常向身边的年轻人推荐关于传统节日的书籍,希望更多人能通过阅读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我很喜欢《春节》这本书,它全面的介绍了春节的历史、发展、节俗等内容,非常有意思。”崇川区文化网络直播基地内,居民们正在分享读书感悟。

为了推进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学堂桥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打造“传统节日我来讲”读书交流分享平台,“以读促说”、“以说促悟”。“今年我参加了元宵、端午、七夕、中秋四场阅读活动,学感受了传统节日的特殊文化内涵,也体验了阅读的乐趣,每次来社区参加活动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观阳名邸居民王林说道。

接下来,学堂桥社区将继续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全民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惯,让书香盈满社区。(学堂桥 周林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